时间:2022/8/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说到年,许多人想到的是那句耳熟能详的歌词:“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

也有人会想到年的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等,但对于袁丹军而言,年却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那一年,他实现了大跨行,从服装行业一脚油门转到养殖行业,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又再次跌落谷底,好不容易遇到贵人相助的他,却转而拿着20万买了一条受伤的鱼。

图1

他的做法不但外行人不解,就是内行人也看不明白:他究竟想做什么?

就在大伙儿对他冷嘲热讽的时候,袁丹军却再次实现了人生逆转,靠着这条受伤的鱼赚了一亿元!这其中的奥妙让许多人叹为观止,究竟是什么让他成功逆转?又是什么样的鱼,能够让他斥资20万毫不犹豫买下?

20万买下受伤鱼

湖北省江陵县马家寨是一个靠近长江的寨子,村里许多人以打渔为生,河边渡口处时常有人贩卖着新鲜的鱼,而那些“睡觉”的鱼,是断然不会有人愿意购买的,就算是低价出售,也鲜少有人愿意买下。

图2

年7月12日,这一天渔夫老王照常在渡口卖着鱼,今天他对自己打捞上来的成果都不是很满意,本来有一条又大又肥的野生鲶鱼还算不错,但捞上来一看才发现它的身体已经被渔网磨得遍体鳞伤。

但一天的生计全靠它了,老王也只能硬着头皮叫卖着:“卖鱼喽!稀有的野生鲶鱼!”

图3

听到这一嗓子,许多人被吸引了过来,这其中也包括袁丹军。

“这条鱼受伤了啊?怎么卖?”湖北人素来爱吃鲶鱼,即使鲶鱼已经能看出来有些“体力不支”,但还是有人开口询问了价格。

老王见这许多人想买,便将价格一口提到了天价:19万!众人听完先是下巴都惊得“合不上”,回过神来不但嘲笑了老板,还一哄而散,只剩下袁丹军独自观察着这条受伤的鱼。

图4

鲶鱼又名胡子鱼,头扁口阔,上下颌有着四条长长的胡须,其肉质鲜嫩少刺,鱼肉浓郁的鲜味会在口中停留许久,并且鲶鱼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而这条受伤的鲶鱼却不同于普通的鲶鱼,它是野生长江大口鲶鱼,它的外形虽与鲶鱼相似,但仔细看却极易区分。

图5

普通鲶鱼的口裂末端最多能到眼中部位,而野生大口鲶的口裂末端能达到或超过眼中部的下方,并且它的上颌须十分长,尾鳍也并不对称。

袁丹军发现这条鱼正是自己苦苦寻觅的野生大口鲶,十分激动,嘴里说着就忍不住给渔夫老王掏钱:“19万是吗?我给你20万,你帮我把它照顾好,我这里有五万你先拿着,在这等我我去取钱!”

图6

老王也傻了眼,没想到自己随口叫的价真有人买,嘴巴张得大大的,直到袁丹军离开都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袁丹军也是说到做到,以最快的速度在附近银行取了剩下的15万,赶到了渡口。

图7

老王见袁丹军果真提着一包人民币赶来,也顾不得数钱了,直接将鱼和渔船统统送给了袁丹军,提着沉甸甸的“收获”火速离开了。

周边卖鱼的贩子、过往的客人也都惊呆了,看到渔夫老王匆匆离去的样子,大家纷纷感慨袁丹军被骗了,而袁丹军却觉得这钱花得,值!

图8

袁丹军作为一个创业达人,心中早就对自己的计划有了一杆秤。他曾经就是养殖鲶鱼的专业户,对于鲶鱼的好坏更是十分了解,这一次买的野生大口鲶根本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做实验!

原来,袁丹军在养殖鲶鱼的过程中发现,东北怀头鲶鱼和广东的大口鲶鱼虽同为鲶科,但特性却完全不一样。

图9

东北怀头鲶鱼容易养殖,且不容易死,但它的生长周期却很长,速度也非常慢,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巨大的需求。而广东的大口鲶鱼生长速度极快,缺点就是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死亡。

这样一想,两种鱼岂不是互补?如果把它们的优缺点相结合,是否能生产出一个完美的鲶鱼品种?

图10

行动派的袁丹军立马将这个想法进行了求证,他找到了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将这个大胆的想法说出后,没想到教授也认为可行!

但教授也表示,若要将南北两地的鱼相结合,首先一定要用野生标本!这才有了故事开头的那一幕:袁丹军20万买下长江野生大口鲶。

图11

要说袁丹军这人,不但敢想也敢干,不仅花了20万买一条受伤的鱼,曾经更是从服装店老板实现大跨行,转行做起了鲶鱼养殖场,让人不禁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让他对鲶鱼,念念不忘呢?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袁丹军是个地地道道的湖北荆州人,小时候家里经常做美味的鲶鱼菜肴,街坊邻里更是能将鲶鱼烹饪玩出花样。

图12

长大后袁丹军也加入了“北漂”队伍,来到北京的他做起了服装生意,踏实肯干的性格让袁丹军在服装行业也算稳定了下来,但袁丹军却在偶然的一个念头中,将人生实现了大逆转。

这一天袁丹军在餐厅中吃着饭,听到熟悉的湖北口音便不免侧耳倾听了一段,一个湖北老乡有些发着牢骚的说道:“北京的口味我是真吃不惯,好想吃一口我妈做的鲶鱼啊!”

图13

这位湖北老乡的话也激起了袁丹军的共鸣,在北京的这些年里,他也时常思念着家乡的菜肴,尤其是那一口鲜嫩爽口的麻辣鲶鱼,更是让袁丹军回味无穷。

想到这里,袁丹军似乎发现了商机:北京这么多餐厅,湖北特色的馆子也不少,怎么就是没人做鲶鱼菜呢?

图14

原来,不是没人想到做鲶鱼菜,而是鲶鱼在北京根本没货源啊!袁丹军做了一轮市场调查之后决定,一定要将鲶鱼引进北京的饭馆子里。

要从别的地方找到货源当然简单,但要让当地市场接受这个新鲜菜可不容易。袁丹军碰了许多壁,最终还是只能将鲶鱼先供给各大饭店的水产经销商。

水产经销商们也不看好这个大大的“傻鱼”,但袁丹军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图15

袁丹军承诺:运输、卖出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鱼儿死亡的情况,经销商都不用承担,并且愿意给经销商三成利润。

既不用承担风险,又有钱可以收,这样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呢?

很快,大量的鲶鱼投入了北京市场,湖北特色饭店纷纷来购,有了湖北特色厨子的掌勺,鲶鱼们都变成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而袁丹军的事业也一炮而红,鲶鱼的价格也在市场波动中节节攀升。

图16

但本应喜不自胜的袁丹军,却苦恼了起来。市场的供不应求变成了他的麻烦,如果迟迟找不到充裕的货源,那么这笔生意将会刚刚开始就结束,这可怎么办呢?

袁丹军只好再次踏上征程,四处寻找着货源,终于在一个养殖户那里了解到,辽宁省灯塔市的小堡村有着大量的鲶鱼,他们整个村子都在养鲶鱼!

图17

这个消息可把袁丹军高兴坏了,立马驱车赶往了几百公里以外的小堡村。

来到这里,果真如那位养殖户说的一般,一个村子都是养殖鲶鱼的人,他们的鲶鱼个个膘肥体壮,但由于销路不畅,价格始终压得很低。

袁丹军的到来,给养殖户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天窗。袁丹军以高于养殖户们原价八元的价格,收购了大量的鲶鱼,养殖户们高兴坏了。

图18

对于袁丹军而言,解决了货源的难题,本应该松口气,但他却再次发现了新的商机。

敢想敢做,命运垂青

“要是自己做养殖户,解决供应难的问题,岂不是一举两得?”一个新的念头在袁丹军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说干就干,袁丹军索性将北京的服装生意停了,转而在小堡村长住了下来。他虚心地向养殖户们学习养殖鲶鱼的技术,养殖户们也十分乐意教他,就这样,袁丹军很快便学会了鲶鱼养殖的深层次技术。

图19

回到家乡,袁丹军拿出这些年的积蓄一口气承包了多亩鱼塘,开始了自己新的事业。

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确实如此。袁丹军的鱼本来生长得好好的,却随着时间的消逝,也一条条死去,这让袁丹军感到疑惑,每一步都是按照村民们的养殖方法做的,为什么鱼还是死掉了呢?

图20

经过多方调查研究,袁丹军才知道了原因。

原来东北的鲶鱼对于水温要求非常高,东北天气较冷,鱼儿们也习惯了低温的水域,来到湖北后,温度升高,鱼儿们全都得了血病,这才死去。

许多邻居见状纷纷劝告袁丹军,不要再养东北的鲶鱼了,说是曾经也有许多人尝试,但他们可都失败了。言语之中似乎在劝解,却也像是泼冷水。

图21

袁丹军听着这些话,不以为意,因为他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他将井水引进鱼塘,立马解决了水温的难题,鱼儿们再也没有得过血病。

而年春节前夕的大暴雪,让广东、东北两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对于湖北的袁丹军来说,却成了“渔翁之利”。

由于暴风雪的阻碍,广东、东北两地的鲶鱼都无法正常运输,袁丹军的鲶鱼成了唯一的货源。价格水涨船高,袁丹军直接升级为百万富翁。

图22

有了资金的袁丹军,又承包了亩鱼塘,本想大干一场,却不料这次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业务的扩大让他不得不请一个人帮忙,袁丹军选择了自己信任的小学同学。日常的工作安排便是自己负责在外招揽业务,小学同学负责在厂里帮他打理厂内事务。

然而噩耗却在转瞬传来,正在北京谈生意的袁丹军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厂里的员工着急地说道:“老板你快回来看看吧,鱼儿们都不行了!”

图23

袁丹军的心跳在一瞬间停止了几秒,意识到事情不对,他赶紧停下了手上的工作,驱车赶回。

回到后直奔鱼塘,进门一看,鱼儿们果真都死光了。不但如此,小学同学也已不见踪影,厂里的资金也被他全部卷走,给袁丹军留下的只有巨额亏损和一片死鱼。

图24

为了挽救养殖场,袁丹军四处奔波借钱,但需要的数额也不是一星半点,何况袁丹军已经一无所有,又凭什么相信他能够还钱呢?

因此,袁丹军没有借到任何的款项,年的春节,他一个人坐在路边,心里想着:“可能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吧?”

图25

但袁丹军没有想到的是,老天从不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袁丹军的贵人也在转角处等候着他。

当袁丹军落魄地走回村子里,村口站着的是村支书邢昌焕,他得知袁丹军的遭遇,深表同情,也决定帮帮他。

图26

村支书以个人名义做担保,为袁丹军从银行借来了多万的贷款,拿到这笔钱,袁丹军感动得落泪。

也因为这笔钱,袁丹军得以买到了那条“天价鱼”。

袁丹军带着那条长江野生大口鲶回到研究基地,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杨代青教授开始了着手培育南北鲶鱼的杂交品种。终于在9年成功研制出来,并取名为中华鲶鱼。

图27

中华鲶鱼也果真如袁丹军和教授的想象一般,完美地继承了南北鲶鱼的优点,一经上市,立刻卖到断货,仅用三年,就将袁丹军推上了亿万富翁的宝座。

但那条20万的受伤鱼,仅在第二次产卵后就不幸死去,但它所提供的价值却是无穷无尽的,它的后代将继续繁育,让中华鲶鱼成为最优良的鲶鱼品种。

图28

而袁丹军,也并没有因此感到骄傲自满,他依旧循着当年的方式,踏踏实实地观察着周边的商机,也因为村支书曾经的帮助,他也变成了一个愿意支持年轻人创业的良心企业家。

看完袁丹军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百转千回,同时也从心底里敬佩袁丹军的敢想敢做,若是年轻人都有着和袁丹军一样的冲劲,一样的奇思妙想,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lingzx.com/jlxyy/127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