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名为“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尖牙利齿还面目凶光,更为可怕的是在人类面前它也是占据上风,屡屡伤人。而为了制服年兽,让村民平安康泰,于是就有多个民间版本。有的是灶王爷请来神童制服它,有的是法力高强的仙人利用年怕光、怕红、怕巨响的特性赶走它。

果然,虽然部分传说流传的版本不同,但是无一例外,“年兽”都是有弱点,那就是怕红色、火光和巨响。就这样,于是就衍生出了因驱赶“年兽”而产生的,过年守岁、挂红灯笼、放鞭炮、贴春联等活动。不过意外的是,在继年对端午申遗并通过后,又对我国的烟花下手了!

自然而然,此举一经传开在近两日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么,韩国此举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魔方看来,或许它的终极目标才更让人“釜底抽薪”,下面就一一具体来看。

韩国“端午祭”后又对“烟花”下手!烟花究竟是谁的?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最后韩国还是申遗成功了。当然,也有不少网友开脱,表示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实质是指当地的一种祭祀活动,且仅限于江陵,活动内容也和我们的划龙舟、吃粽子不一样,他们的则是迎神、送神等仪式。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的端午节本意是纪念屈原,数千年的历史对邻近国家影响深远。

“端午节”本土化后才形成“端午祭”,而“端午祭”却率先申遗成功,显然这不仅是喧宾夺主,更是想“谋朝篡位”。这不,韩国又对“烟花”下手了,要对“烟花”申遗。不过十分反常的是,此次有不少网友却表示支持,理由比较荒诞:“我们不要的别人申遗成功,至少今后子孙还能见到”。还有的同样也表示:“我们还在禁燃禁放,韩国用来申遗有什么不合适的”、“自欺欺人,不要总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很多事情都是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等等。

确实,从字面意思来看网友们是十分洒脱,表示没关系。但是他们的态度仔细寻味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调侃,更是一种无奈。那么回到事实本身,“烟花”究竟是谁的呢?

首先,从历史渊源来说,烟花爆竹起源于唐朝,至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而从发明者来说,无论是典籍还是口口相传,据说都是唐朝一个名为李畋的人所发明。有的说法是他制造出来目的是产生巨大声响以驱鬼辟邪,甚至无意中让唐太宗李世民保妥山鬼迷缠,最终被封为了爆竹祖师受到顶礼膜拜。而这一点,也有沿袭至今的祭奠日佐证。

此外,从烟花本身的发展历程来看,唐朝被发明之后又经历了不断地沿袭和发展。在典籍《聊斋异志》中就有描述当时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形,在清朝尤其繁盛,不仅有丰富的单个品类烟花,更有“合器施放法”让数十甚至数百的烟火同时燃放。更为先进的是,早在清代的时候就出现了详细记述烟花制作技术的著作《火戏略》,时至今日它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因此,综合证明“烟花”是我国的证据十分充分。那么,“烟花”究竟是谁的,自然而然就都明了了。但是证明是谁的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按照端午节的情况,很有可能韩国又是以衍生后的文化名义来申遗。

野心勃勃!韩国要烟花申遗究竟意味着什么?

其实从端午节开始就能看出韩国似乎有点揪着我国传统文化不放,不可否认“江陵端午祭”和我国的端午节有细微的差别,同时它的申遗成功也并不会影响我国的端午节申遗。但是显然,都有端午还都是几乎同一时段,多多少少都有“碰瓷”意味。而就此次的“烟花”来说就更是如此了,若最后真的是单纯以“烟花”申遗成功那就可怕了。

众所周知,我国一共有四大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但无一例外,在“禁燃令”之下早已没了小时候的烟火气和“烟花”视觉盛宴。而韩国以“烟花”之名申遗,这一行为无疑是对我国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等的釜底抽薪,实实在在的抢到了家门口。

而反观我国,临近年关多地网友也曾多次呼吁烟花爆竹“禁燃令”的松绑,而河南南阳、四川泸州等全国多地依旧在回应中十分明确表示:将执行既往政策。与此同时,还有专家主动建议取消年夜饭、禁燃烟花,不得不说对比鲜明、反差强烈。从这一角度来说,若韩国申遗成功,这其实也意味着我国连名义上的“烟花”归属,乃至实质意义上的“四大发明”火药也被“偷”走了。

结尾:韩国对“烟花”申遗到底该如何看待?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虽然不少地方都限制烟花燃放,但是其实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特殊的地方是允许的,因此“禁燃令”也并非一棍子打死。就拿上海这两日刚刚公布的年春节烟花爆竹燃放通告,其中也能看出其实除了禁止燃放区域以及重污染天气外到时候是可以燃放的。

而对于韩国的此次“烟花”申遗行为,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毕竟现如今也并没有申遗成功,也没有关于韩国的“烟花”申遗更多细节流出,因此强行将它和我国的“烟花”扯上关系也为时过早。你们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lingzx.com/jlxyy/142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