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7/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l9vh0pz/
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三天小长假到来,探亲,访友,回家和爹娘聊聊天,啃一口母亲包的粽子,和父亲啄一口小酒,吹一吹夜风,这样的时光总希望很长,很长。端午节对中国人的影响深远,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们习以为常,谈及端午,似乎就有一股浓浓的粽香传入鼻尖。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一件事,多年前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事件,一时间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传言韩国网友竟然有理有据(胡搅蛮缠)的说屈原是韩国人,对于这件事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一两句话说不明白,但有很重要的一点,也可能是大多数人忽略掉的一个问题,韩国申遗成功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是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宣布韩国“江陵端午”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而年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可能会感到困惑,一个节日怎么可以被两个国家申遗成功,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是端午节的发源地!这里便要向大家说明一些情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只有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名额,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有很多的民俗、技艺等待着申遗,之所以落后于韩国是由于我们国家的非遗项目实在太多了。另一点,韩国为什么会申遗成功的问题,在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了”,而且韩国“江陵端午祭”和我们的端午节有很多同源但又明显不同的地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章程“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具有“共享性”,所以韩国的“端午祭”便顺利申遗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大家心里没必要膈应,韩国的申遗文本也很诚实的承认了端午节发源于中国,只是在悠久的历史中他们的“端午祭”有了属于他们的特色,这样的事情也是有相似案例参考的,“伊拉克木卡姆”和“阿塞拜疆木卡姆”曾先后申遗成功,年,中国申报的“新疆木卡姆”也获得了批准。既然聊到了端午,那就不得不聊到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但楚怀王昏庸将屈原流放,于农历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之作--《怀沙》,之后便身投汨罗江而去,一个充满了悲伤的爱国故事,屈原的忠心和才情也被后世之人赞颂和怀念。人们便在农历五月五日向河里投下“粽子”,以避免鱼虾啃咬屈原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节就这样形成了,这只是一种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最广为人知的),另外还有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等传说,端午的具体起源已无处考证,这里就不讨论屈原是哪国人了,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况且因传闻而起的争执并无多大意义,就如那句网络流行语--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中华儿女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有这个底气!中国自古地域辽阔,所以各地的端午节也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没有正宗的端午节过法,最正宗的是回家的味道!如果太忙,端午那天给家里打个电话吧!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lingzx.com/jlxyy/154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