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荆州,古时又称“江陵”,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全市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万(年),下辖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县、洪湖市8个县市区和荆州开发区、华中农高区、纪南文旅区3个功能区。荆州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和长江港口城市。年6月,荆州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 荆州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建城历史长达多年。自公元前年楚国建都纪南城,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是当之无愧的“帝王之都”。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位,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之城”。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荆州吟诗作赋,也是实至名归的“诗词之市”。 荆州科教资源丰富,是湖北第二大人才密集地,拥有科研院所多家,高等院校8所,院士专家工作站50个。年,荆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8亿元、增长7.3%,总量居全省第四位。 历史沿革 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因楚曾建国于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沙,始称津或江津,历为江陵县的重要商埠和码头。 荆州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这里创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荆州系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属楚。 楚文王元年(公元前年),楚国迁都于郢(今荆州区纪南城),都郢余年。秦属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荆州。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年),设立荆州刺史部,东西汉时皆属南郡。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荆州。后归吴,定治南郡。 晋永和八年(年),荆州定治江陵。 南北朝时,齐和帝、梁元帝、后梁萧铣皆以荆州为国都。 隋开皇二年(年),因与后梁联姻,罢总管府;开皇七年并后梁,又置江陵总管;二十年改为荆州总管。大业初,复称南郡。 唐贞观元年(年)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年)山南道分为东、西道,属山南东道江陵府,设荆州大都督府,至德后置荆南节度使。上元元年(年),以江陵为南都,改荆州为江陵府;次年(年)罢都。 五代十国时(年),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割据荆、归、峡三州,称南平王,国都设江陵。 明洪武九年(年)湖广行省改置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荆州府改属河南布政司;洪武二十四年(年)荆州府复属湖广布政使司。 清康熙九年(年)置上荆南道,驻荆州府;雍正十三年(年)上荆南道更名荆宜施道;光绪三十年(年)荆宜施道更名荆宜道。 民国元年(年)1月,荆州府裁府留县,所辖各县直属荆宜道;年荆宜道更名为荆南道;年8月复称荆宜道。年为湖北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年改为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文化 关公镇守荆州十年,其“忠、义、仁、勇”的精神品质千古流芳,成为华人崇拜的“武圣”“财神”。始建于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荆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孕育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进取精神,“清廉高洁,至死不渝”的屈原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九八抗洪精神,以及“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处置中荆州人民展示的“大义大爱”精神,都成为荆州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鲜明特征。 民俗 关帝庙会每年正月和农历5月13日,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把关帝庙内外闹腾得红红火火。荆州人敬仰关公,已成了千年不变的习俗。 龙舟节荆州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花鼓子、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 百年国学,沧海桑田;沉浮升降,几盛几衰。国学之知识,不可不知;国学之魅力,不可不悟;国学之精髓,不可不察。学国学,可明得失、鉴是非、知兴替、辨善恶,提高人文修养和德性素养。为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学国学,特建此公共平台,旨在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国学的温情、敬意、尊重和认同,知古鉴今,温故知新,彰往察来,见微知著,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尽绵薄之力。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北京哪里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