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最好的皮炎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490.html

我们今天济济一堂,庆祝湖南省学校文化促进会成立,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件。我们今天拥有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赋予这个平台以实际的内涵,让“湖南省学校文化促进会”之名能真正有其“实”。在此,我从中间选择几个关键词,来做一点个人性的解读。

01

第一个关键词,何谓文化。

所谓文化,文字,用中国古典的含义来说,它就是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形象、纹路、轨迹,也就是万事万物显现自身的一种独特的规律和理路。所谓文化,就是要给人的生命赋予某种纹理,也即某种价值秩序,文化的中心就是价值。

我们今天谈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其实就是要谈论中华民族基本价值理念的传承。中国民族的文化传统强调的是合道,即和谐与秩序化,即个体生命在天地之间获得自身的价值感、秩序感和意义感,找到人生的根本,也即获得幸福,幸福的根本依据正是文化。

▲刘铁芳教授在成立大会上发言

我们今天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欲求,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已经超越了单纯靠物质来达到自身幸福的阶段,所谓的“新时代”,我所理解的就是要依靠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价值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换言之,我们今天的时代、今天的社会已经到了越来越多地需要通过文化浸染来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与生活质量。

我们刚刚过了端午节,那么大家都很清楚,端午节跟一个人有重要的关系,虽然考证表明,端午节并不是为了他,但因为他的存在,给端午节增加了厚重的一笔,他就是——屈原。可是我们大家知道屈原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吗?当然,屈原跳江自杀的直接原因是当时楚国的灭亡。楚怀王不信任屈原,客死秦国。楚怀王的儿子楚襄王上任,同样不信任屈原,并流放屈原,让他在政治上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一个被贬的官有必要为国家的覆亡自杀么?屈原真正的死并不是为了楚国的覆亡,而是始于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秦在灭楚的时候,就是把郢都(今日湖北江陵),就是祖坟挖掉了。祖坟意味着什么?楚国的祖坟就意味着楚国文化的灵魂,也就是只要祖坟在,楚国的文化、楚国的光复就有希望,而一旦祖坟没有了,就等于楚国的灵魂没有了。屈原自杀的根本原因正是一种文化的绝望,楚文化价值的绝望。后面有“亡秦必楚”的说法,就是因为把楚国的祖坟挖了。我们现在同样有这种说法,某个人对你有意见就说是不是别人把你家的祖坟挖了,可想而知,祖坟对中国人的生命的意义。这里想说的是,无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是个人也好,文化的价值、文化的根源是一个人立人之本,一个国家立国之本,是我们的教育立教之本。

▲大会现场

文化是如此的重要,而恰恰我们今天面临着很重要的文化的危机,甚至这个危机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我们今天正在越来越多地培育有知识而无文化的一代新人。当十岁出头的孩子就开始出现杀人或者自杀的极端行为之时,这究竟是谁的过错,谁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过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当一个西安交大的孩子专门请他在中科院读研二的同学吃饭,还没开始吃饭一刀就把他杀死的时候,仅仅是因为当时高考没考好,那个同学说了一句鞭策性的话,让他怀恨在心,这一刀杀下去,终于让他泄了两年的怨恨。各位老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教育期待的结果吗?我们究竟在干什么?每一个极端事件背后,中国做教育的人心都难免滴血。我们要好好反思我们今天如何来办学,如何来当老师?可以说我们今天成立文化促进会,文化这个词相当重,是沉甸甸的我们内心的阵痛。

今日学校教育不仅需要有效,更需要有根、有魂。基于此,我提出当下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并不是应试教育,而是没有魂。只有找到了魂我们才可能找到超越应试教育的希望,没有魂,翻来覆去,应试教育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我们今天中国的学生不仅需要知识和能力,甚至不仅仅是创新能力,哪怕我们现在举国上下在谈创新,其实我认为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创新是个伪问题,当然今天没有时间详细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作为人的精神和品格,一个优秀的人才会有源源不断创新的力量。以我本人为例,我每天都在努力,我为什么在努力啊?就是为了内心的梦想,为了一种责任,为了不负国家和民族。

今日学校教育不仅需要有效,更需要有根、有魂。今日中国学生不仅需要有知识与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更需要有精神、有灵魂、有浩然正气。我们摸着我们的良心问一下,我们的学校有浩然正气吗?我们站在我们的学生面前有浩然正气吗?我们的孩子站在课堂上、操场上有浩然正气吗?今天的中国学校不仅仅是升学的阶梯,更应该是培育灵魂的神圣的殿堂。我们很多人都反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也许有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要忘了教师真的是担负着培育灵魂的重要使命,培育灵魂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只不过我们要强调的是如何来培育,而不是要我们把这个目标、这个问题本身给丢失了。学校应该成为培育灵魂的殿堂,是传递文明与文化的精神家园。今日中国之学校教育不仅需要技术性素养,更需要有中国视野、有文化担当、有民族情怀。

02

第二个关键词是湖南。

我们是生活在湖南,我们是在湖南这块土地上做文化。各位你不要小看了湖南二字,这两个字在中国的版图上也许只是普通的两个字,但这两个字却代表着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让我们来重温一段故事:晚清名士王闿运到江浙一带讲学,可是那里的士人见他身材矮小貌甚丑陋,于是就耻笑他。王闿运就做了一副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据说甚为骄傲的江浙士人们也不敢再小看了王闿运先生了,一个也不作声。这其间,隐含的正是近世湖湘文化的自信,这就是湖南人的气概。

还有一个重要的人就是王闿运的学生,另一位湘潭名人,蔡锷、杨锐、刘光第和齐白石的同学,清末明初的社会活动家杨度,他曾经作了一首《湖南少年歌》。当然杨度有自己的问题,保守主义,但他绝对是一个狂人,代表着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曾经这么说“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尽掷头颅不足痛,丝毫权利人休取。莫问家邦运短长,但观意气能终始。埃及波兰岂足论,慈悲印度非吾比。”这是湖南人的豪迈与气派。在这里,湖南不仅仅是一个省域的名称,它代表着一种担当天下、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她是一种力量,一种价值,一种生命理想。我们想一想岳麓书院的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让我们好好记住这教导,让这教导激励着今天的我们。这就是湖南,让我们真正活出湖南人的精气神。

03

第三个关键词是“文化促进”。

文化作为有机体,需要不断更新。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断强调“日新其德”,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就是要效天地,健动不息,这就是《大学》所引“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我们今天成立文化促进会,所谓文化促进乃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就是一种努力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自觉,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的自觉。文化的提升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不是一个简单的灌输,它一定要从本土不断生成,从我们脚下踏实的实践中生成,在开放中生成。我们今天积极促进文化的时候,必须立足湖湘,面向历史文化传统,面向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同时努力融入时代,拥抱世界,接纳现代文明,兼容并蓄。这就是湖南人做事,我们要有一种博大、开放和气度。

04

第四个关键词是“会”。

什么是“会”,“会”要干嘛?“会”的第一层含义是大家集合在一起,相互交流,人关在屋子里一个人是不行的,要走出来,大家聚在一块;第二层含义就是聚在一起彼此磨砺,汇聚思想,形成共识,我想我们今天的大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形成共识,形成今后努力的方向;第三所谓的“会”,不仅仅是个人的会,几个人的会,而是时代的会,要汇入到民族、时代的精神长河之中,是涓涓细流,融汇成时代文化精神的潮流。

《论语》有云,“德不孤,必有邻。”让我们一起努力,从学校发展实际出发,努力走出小我,积极理解时代与教育,担当时代的使命与教育的责任,提升湖湘教育的文化襟怀,努力培育有血性的湖南人,有格局的中国人。让我们“怀抱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立足当下,奋发有为,不辜负时代,不辜负民族,也不辜负我们唯一的人生。

作者/刘铁芳

图片来源/网络

校对/刘凤

排版/蔡光悦

推荐阅读

Re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lingzx.com/jlxfc/9852.html

------分隔线----------------------------